甲:人们都爱听好听的,奉承话。 乙:不见得吧? 甲:不见得?比方说吧,咱俩老没见,今天在街上碰见啦,我和您说几句…… 乙:好吧! (人走碰头) 甲:老X!总没见? 乙:我出趟门儿。 甲:发福啦! 乙:(用手摸脸)我没变化…… 甲:胖多啦! 乙:我没觉出来。 甲:您气色也好啊,满面红光。今年三十几? 乙:三十几?我都快五十啦! 甲:嗬!照您这身体,再活五十岁没问题。 乙:瞧你说的。(笑模样) 甲:怎么样,高兴了吧?我要是不这么说,你听着就别扭。 乙:是吗?咱们再来一次。(二人走碰头) 甲:老X,总没见? 乙:我出趟门儿。 甲:你怎么这么瘦哇? 乙:(用手摸脸)我没变化…… 甲:瘦多啦! 乙:我没觉出来。 甲:你气色也不好哇,脑袋都绿啦! 乙:我是香瓜儿呀! 甲:五十几啦? 乙:哪儿啊,我才三十八。 甲:三十八岁长这么老?就你这身子骨儿,好好活着,也就再活俩礼拜! 乙:我呀?我招你啦! 甲:怎么样,你不爱听吧? 乙:这谁爱听啊! 甲:奉承话和老实话可不同。比如你不学好…… 乙:你才不学好呢! 甲:这是打个比方,你不学好,我劝劝你,说你几句是为你好,这就叫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 乙:对。 甲:这个奉承话跟客气话也不同。 乙:怎么? 甲:客气话是待人接物讲礼貌的语言。 乙:那奉承话呢? 甲:奉承话是属于谄媚,溜须拍马。 乙:是啊! 甲:这种人自古就有,至今不见衰亡。 乙:为什么呢? 甲:因为有人吃这个呀! 乙:你说古时候有,什么朝代? 甲:周朝,东周列国时出了一位圣人,姓孔名丘字仲尼。是位古代教育家,他的学生有三千徒众。七十二贤人,就是七十二名最优秀的学生。圣人也最喜欢这七十二个人啦,有一天,圣人和他们闲谈,说:“你们毕业之后,想搞什么工作?” 乙:这是圣人说的吗? 甲:这是我说的。当时圣人问的那意思是:你们不能跟我一辈子啊,将来离开我了,你们干什么去? 乙:是啊。 甲:有的说:“我要继承老师的事业。” 乙:搞教育。 甲:还有的说:“我要弃文习武捍卫国土。”“我要搞耕、种、锄、刨,秋收冬藏。” 乙:当农民。 甲:还有的说:“我要搞半导体……” 乙:你先等等,那年头有半导体吗? 甲:有哇。就是两人互相较量,看谁把谁“绊倒”了身“体”…… 乙:这么个“绊倒体”呀? 甲:圣人问到最后一个贤人啦,“你干什么去?”这人站起来一乐,说:“我什么也不干,就凭我这张嘴,走到哪儿都能吃香的,喝辣的。” 乙:嚄! 甲:圣人一听也纳闷儿:“你这张嘴有什么神通?”这人说:“我的嘴会说奉承话,普天下谁人不爱听奉承话?”圣人有点儿担心,问:“你到一处,万一遇着不喜欢奉承的人,你岂不活活饿死?” 乙:是啊! 甲:那人摇摇头:“不可能,世上谁不爱听奉承话呀!”圣人问:“万一你遇见这位,人家就是不吃你这套,你怎么办?”那人一想:“是啊,如果徒儿遇见您这样的伟人,徒儿就没饭啦,因为您的才高智广,六韬三略无所不知,三教九流无所不晓,徒儿所知道的还不都在您心里装着哪吗?”圣人点点头:“那倒是。” 乙:他也吃这个! (马敬伯整理) |
崔树恩 发表于 2015-3-25 19:03
网主:你收集这样传统相声段子文本很好,看了很受启发,对学习相声写作很有帮助。
笑面小生 发表于 2015-3-27 15:04
2010年我回长春看望马老,怹还念叨有机会录一些段子,都是当年怹在天津河北鸟市声远茶社学会的,包括一些现 ...
海客 发表于 2015-3-27 17:31
马先生留下的录音实在太少,盛年时的录音,好像就七八段:
《八猫图》马敬伯、王宝童、阚泽良
海客 发表于 2015-3-27 17:31
马先生留下的录音实在太少,盛年时的录音,好像就七八段:
《八猫图》马敬伯、王宝童、阚泽良
Archiver|相声文海
( 备案号:粤ICP备05083239号 )
Copyright©2001~2018 中华相声,致力于相声文献收藏与作品评论,追求理性立场和独立品格的民间公益网站。
GMT+8, 2018-4-21 11:47 , Processed in 0.175967 second(s), 25 queries,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, Gzip On.